
华盛顿——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于本周三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利率决策会议,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.75%至5.0%,美联储大幅降息50个基点,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,标志着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周期。本文将为大家解析美联储降息影响。
自2022年3月起,美联储为应对高通胀启动了紧缩周期,连续11次加息,累计上调了525个基点。然而,随着通胀数据的改善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,美联储开始调整其货币政策立场。去年7月以来,美联储连续八次会议按兵不动,将政策利率维持在历史高位。
在本周的会议上,美联储权衡了通胀进展与风险之间的平衡,最终决定降息50个基点。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强调,其对遏制通胀的信心有所增强,并表示将更加关注就业市场,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。这一转变体现在声明中将就业和通胀目标的风险描述从“持续趋向平衡”改为“大致平衡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降息决策并未获得FOMC全体成员的一致支持。联储会理事鲍曼(Michelle Bowman)成为首位自2005年以来在FOMC会议上对降息幅度投下反对票的理事,她主张以更谨慎的小幅降息25个基点来开启宽松周期。
展望未来,美联储的利率点阵图显示,官员们对今年及未来几年的降息力度预测大幅提升。今年底的利率中位数预期已从之前的5.125%降至4.375%,意味着年内还可能再降息两次,每次25个基点。明年和后年的利率中位数也分别下调至3.375%和2.875%。
在经济展望方面,美联储官员对今年的GDP增长预期小幅下调至2.0%,而对明后两年的预期则维持不变。失业率预期则有所上调,今年预计达到4.4%,明后年分别为4.4%和4.3%。
对于通胀走势,美联储官员下调了今年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(PCE)预期,预计今年PCE为2.3%,低于6月时的预测。同时,对未来两年的PCE预期也有所下调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,美联储的目标是既要保持通胀降温,又要避免失业率大幅上升。他承认美联储本可能在7月就开始降息,但否认行动拖延,强调本次降息是美联储对经济形势灵活应对的体现。鲍威尔还强调,未来的降息步伐将取决于数据,不应将本次50个基点的降息视为新的常态。
此次降息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,市场将密切关注美联储未来的政策动向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。